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范文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范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范文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一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含义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9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的左边表示反应物,等号的右边表示生成物,反应条件标在等号的上方,等号读作生成,“+”读作和。

  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讨论交流】

  怎样求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温馨点拨】

  各物质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

  粒子个数就是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

  在化学反应中减少的是反应物,增加的是生成物。

  【名师归纳】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积的比。所求质量比一般不用约分成最简比,但解答填空题时可约分。

  【反馈练习】

  1.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C)liuxue86.com

  A.4P+5O22P2O5

  B.C+O2CO2

  C.S+O2SO2

  D.2H2+O22H2O

  2.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D)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Y、Z变化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X的质量为0g

  学习内容二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9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S+O2SO2的读法包括三个方面:

  质的方面: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量的方面:32份的硫和32份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64份的二氧化硫。

  粒子方面: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反馈练习】

  1.有关C+O2CO2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一份质量的碳和一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氢气和氧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2)除化学方程式本身的意义外,从上图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①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②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发生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回忆生活中某些化学变化的现象,分析其质量的变化。如煤燃烧后质量 (填“减少”、“增加”或“不变”)?铁生锈后质量 ?

  【设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是否变化?

  【实验探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

  提出假设: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A、> B、< C、= D、有时>,有时<,有时=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讨论)选择什么实验来验证假设?(突出强调是化学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1、白磷 + 氧气 点 燃 五氧化二磷

  2、铁 + 硫酸铜 铜 + 硫酸亚铁

  (分组讨论)1、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引导学生注意物质的状态,结合现象思考)

  2、选择哪些实验仪器和装置

  3、主要操作步骤

  (演示)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注意白磷的保存方法)

  (讨论)1、玻璃管的作用(这些可能是学生设计的装置与演示装置的不同之处)

  2、容器底部为什么要铺一层细沙?

  3、玻璃管的上端系一个小气球作用是什么?

  4、整套仪器装置为什么要密闭?

  (学生实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讲述】质量守恒定律

  【比较】两个实验装置的密闭性,从物质的状态分析原因。

  【讨论交流】

  【活动与探究】1、某学生在做蜡烛燃烧实验时,用吸附剂将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彻底吸收,结果发现质量增重了,你能帮他解释吗?你认为这一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思考】为什么质量守恒呢?从微观角度分析。

  【动画演示】水通电分解的课件(微观),讨论。

  【分析】分子 分 裂 原子 重新组合 分子 聚 集 物质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 原子三不变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引 申 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创设情境】从1写到10000要多长时间?(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如何在1~2s内从1写到10000)

  【讲述】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在1后面添上4个0即可,这里走了一个捷径,其实在化学学习中有时真的有捷径可走。

  【提问】到目前为止,大家已经知道的有哪些化学反应?

  【提问】以硫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化学反应为例,你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示?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硫 + 氧气点—— 二氧化硫

  3、S +O2 —— SO2

  【比较】哪种表达方式最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找原因,让学生感受到在不给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用方式三表示,同样可以知道描述的是哪一个反应。为讲意义作铺垫)

  简单、便于书写,能清楚地表述反应,是国际化的语言。

  【讲述】第三种表示方法最显著的特征是用化学式代替了物质名称。像这样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快捷方式——化学方程式。

  【阅读】二、化学方程式

  【讨论】模仿教材上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所代表的意义,分组讨论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总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强调】“+”、“ ”的读法,与数学符号区别。

  【讲解】反应的现象、物质的颜色

  点 燃

  【练习】对于4P + 5O2==== 2P2O5这个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如何计算?(从符号的意义提示学生)

  指出:①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时,应将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②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同比例减小

  注意: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课题2书写化学方程式 配平作铺垫)

  【小结】化学方程式与元素符号、化学式一样,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4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