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繁荣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
过程与方法: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对隋初经济的繁荣的感受和理解;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的辩证分析和评价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温故而知新,形成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二、讲授新课
一、通过预习新课,思考题目“繁盛一时的隋朝”讲了隋朝的那两个方面?
教师:从三个方面来讲述隋朝的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的开通。为什么是“一时”的隋朝?在隋二世时因为他的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从建立到灭亡共38年,所以是“一时”的隋朝。
二、南北重归统一
1、重点讲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过程、统一时间
2、图片展示隋朝统一前、统一后的地图
3、提问:隋朝能够重新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客观条件: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主观条件:隋朝的强大
三、隋朝经济的繁荣
1、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
2、表现:隋文帝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3、通过展示数据比较隋初、隋盛时的人口、垦田、粮仓的差距。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 <<贞观政要>>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四、大运河的开通
1、展示琼花的图片,相传隋炀帝为到扬州欣赏琼花而修建的大运河,同时展示大运河的图片。
2、从目的、概况、地位、作用分析大运河
概况:三点四段连五河
3、提问: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综合学生答案
①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
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
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4、提问: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总结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 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 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 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5、提问:隋炀帝是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吗?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6、展示视频:隋朝大运河
图片展示视频中提到的两首诗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
他们是如何评价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7、总结:① 开通运河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势在必行。
② 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③ 当然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liuxue86.com
五、想一想:隋朝与我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相似?
提示:1、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2、有大规模的工程建设。3、短命的朝代,因为统治者的暴政被农民推翻。
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总的来说是好事。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秦朝
讲出隋朝的特点:短暂而繁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当堂记住基本史实。
帮助学生学会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事件产生原因的方法。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先展示繁荣的表现,再探究繁荣的原因。建王朝以农立国,“繁荣”的基础是农业,?由数封据和古文记载可见隋朝经济的繁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记住大运河的地理位置
教科书中多渠道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由“已知”引出“新知”,培养学生从新的情境和角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看问题的时候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能单纯的说好与不好,要联系实际,看哪一方面占的比较多。
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不准确,通过教师小结,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使整堂课自始至终体现师生互动。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使学生加深记忆
板书
繁荣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大运河开凿的相关知识。
2.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中进一步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训练其积极探究,独立思考,透过历史现象挖掘历史本质的深刻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大运河的开凿与隋朝短命而亡是否有联系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分析、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投影放大京杭大运河图片)。这幅图是大运河扬州段。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与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传说隋炀帝为了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那么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隋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又是怎样统一全国的?统一全国的条件又是什么?学者为什么把隋朝称为“繁盛一时”的朝代,它的特点是什么?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谁?他曾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发展生产?结果怎样?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千多年前那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吧。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封建社会的大致分期。(出示幻灯片)
2.重点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情况。(出示幻灯片)
请同学们根据投影的内容,来说明上述政权之间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是国家的大分裂时期,北朝由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五个政权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和东魏又分别为北周和北齐所取代。后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又建隋代周。
南朝由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组成。它们之间是前后相继关系。
3. 581年2月,杨坚代周自立,改国号为隋,杨坚即隋文帝,定都长安。介绍隋文帝(出示幻灯片)
隋建立后,南朝是陈政权统治时期,由此可知,隋朝的统一全国,主要任务是灭掉陈在南朝的统治。
4.隋的统一
先出示幻灯片介绍隋灭陈,统一全国的情况。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1)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是什么?
(2)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隋朝的统一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隋朝以前的南北分裂局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人民要求南北方结束对峙局面,实现统一。隋朝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比陈朝明显占优势。
(教师总结归纳)客观上:北方民族的大融会、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准备充分、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教师提问)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对于隋朝统一全国,清朝的王夫之曾经评论说:“隋统一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隋文帝对于统一国家所起的作用其功绩可与秦始皇比美。由此可见隋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是秦汉以来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统一。
(出使幻灯片)隋朝的疆域图
(教师过渡)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隋朝疆域辽阔,国家统一。在这种安定的环境中,人民辛勤劳作,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下面我们就来看隋朝经济的发展。
(板书)经济的繁荣
材料二
隋文帝统治时期和隋炀帝统治初年,国家财政出现了空前富裕的情况。隋政府在全国设置了许多官仓,储备粟帛。开皇年间,在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大业初年,在洛阳附近建含嘉仓、子罗仓、洛口仓、回洛仓等。中外仓库,无不盈积。
材料三
杜佑《通典》称:“隋氏资储遍于天下。……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据唐太宗估计,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故元朝人马端临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清初王夫之也说:“隋之富,汉唐之盛,未之逮也。”
(教师引导)从投影所提供的材料来看,隋朝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三个方面。那么,隋朝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经济发展的原因,除了人民的辛勤劳作外,一般来说有两条主要的:一是政策,二是科技。具体到隋朝,主要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隋文帝励精图治和发展生产。
(教师过渡)隋朝经济发展、国家繁盛的表现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口增加,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以外,营造东都洛阳和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也是两个很重要的表现。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大运河。
二、大运河的开通
(出示幻灯片)民谣和有关隋炀帝的介绍。
(教师讲解)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隋炀帝大失所望。
同学们请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2)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家可以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隋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很快,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方需要的一部分粮食主要仰仗江南运输,随着商业的发展,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出示幻灯片)引发学生思考:开凿大运河的条件有哪些?
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隋朝前期经济的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实力。国家的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前代开凿的古运河基础。
然后结合幻灯片讲述大运河的概况。
大运河从605年开始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及余杭,全长二千多公里。
再次打出《大运河图》
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共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这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长2000多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忆,我们用一个示意图来表示。(出示幻灯片)
(教师引导)关于对大运河的作用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两个问题:
(1)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2)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出示幻灯片)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
生乙: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特别是运河两岸,一些城市兴起和逐渐走向繁荣。
……
(教师点拨)同学们在评论历史事件时,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大运河开凿以后,一直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中国主要的天然水道都是东西流向,大运河使南北数千里的广大疆域有了一条方便的水道,对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它和长城一样,享名于世界,是世界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
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应当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隋运河的开凿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它更多的是造福当时的人民,甚至直到今天,仍在发挥它的作用。它在当时的重要作用在于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并带动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巩固。隋运河的开通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它既利于南北军需、民用物资的运输,又利于排灌,体现了环保意识。
请同学们看导入框中的图画。这是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南下游扬州图,是一幅想象画,作者李惠乔。画面描绘了隋炀帝为了享乐和炫耀武功,多次从洛阳乘龙舟巡游江都。龙舟长200尺,高45尺,有四层楼,一百多个房间。上层有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中间二层都装饰着金、玉等珍宝。下层是宦官内侍住的地方。
随行的嫔妃、王公大臣等,分乘几千艘华丽的大船,用来拉纤的壮丁有八万多人,还有大队骑兵夹岸护送。这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前后长达二百多里。隋炀帝在船上纵情饮酒作乐,沿途五百里以内的百姓,被迫奉献食品。珍贵的食品吃不完,就挖坑埋掉。巡游队伍所到之处,百姓倾家荡产,怨声载道。隋炀帝的暴虐,终于引发了人民的反抗,隋朝二世而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