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人生》教案语文课文

《人生》教案语文课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人生》教案语文课文

  不论是哪一种人,哪一种生活场景,归结起来就是两个词──奋斗、进取。用冰心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地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生》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人生》教案

  【教学目的】

  1、抓住要点,理解文章对人生作的比喻,树立对生命的正确认识。

  2、发挥联想和想像,理解文章所说的理。

  3、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形象表达深刻道理的写法。

  2、难点:

  结合文中一些关键句子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女作家冰心把人生比作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比作是一棵小树。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人生》。

  二、课前热身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粗字。

  瞭望(liào) 瞻望(zhān) 攫取(jué)

  鲑鱼(guī) 停滞(zhì) 馈赠(kuì)

  2、结合文章解释下列词语。

  瞻望:往远处看或往将来看。

  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臆测:主观的推测。

  攫取:掠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几个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

  2、思考,作者把人生比作什么?你认为哪个比喻最形象,为什么?

  人生如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工场。高塔这个比喻最形象。

  (明确:人生犹如攀登,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成长奋斗的进程,每前进一步,就如上了一个台阶。起初轻松快乐,越往上,难度越大。所以把人生比作高塔很形象。人类的命运有着这样的相似,但具体来说,生命的表现形式却千变万化。挖掘地洞、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中劳作则是三种不同的人生活动景像。)

  四、结合关键语句,理解课文

  1、“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一个地方。”──“大多数正常人的一生”是如何过去的?为什么“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一个地方?

  学生结合文中的关键句子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每一件事物都是的”“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在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的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

  (明确:人一出生就开始攀登人生这座中空的高塔。起初的攀登不需太多体力、智力,又有父母的扶助,所以很容易,而且大部分时光是快乐的;越往上登,困难越大,要靠体力、智力,到一定时期还会失去父母的扶助,失去一切帮助,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由于经历的事越来越多,所以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不再值得留恋。liuxue86.com

  所以攀登高塔时,不再有什么新的追求,平平庸庸而过。大多数人每增长一岁,就会受到人们的一次祝贺,年岁越大,人们希望其生存下去的愿望也欲强,但继续“登下去”的可能欲小,困难欲多。等到他爬到他生命注定的某一级,他便死亡了。大多数人的一生就这样度过──乐天知命,平平庸庸,虽然年事在增高,但其思想、志趣、品质等精神方面的东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说他们的精神是停留在一个地方。)

  3、还在少数的人,他们的一生则是在探索、挑战和开拓中度过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是怎样的人?我们一起来研读一下下面三种人。

  ⑴ 师生共同分析第一种人。

  “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从这句话你感悟到“挖掘坑道”的人是哪一类人?“矿物”指什么?

  实际生活中的这种人你知道哪些?

  找出写这种人的工作状态的句子,说说作者赞颂了这类人的什么精神?

  ⑵ 学生自读7~9段,讨论分析第二种人、第三种人。

  抓住关键句子,说说“征服广阔领域”的人与“在工场的劳动者”分别是哪两类人,他们具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如科学家、思想家──甘于寂寞,勇于探索。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勇于挑战,热爱生活。

  在工场劳动的人──艺术工作者、发明家──珍惜时间,勤于劳作。)

  五、写作训练

  由于篇幅有限,作者只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积极进取的人的活动景象。其实还可用更多的画面,更多的人的形象来概括丰富的人生。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像续写第四种人的生活景像吗?

  (学生习作摘录略)

  六、小结

  不论是哪一种人,哪一种生活场景,归结起来就是两个词──奋斗、进取。用冰心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地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是的,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不进取的便永远停顿在同一个地方。

  【板书设计】

  攀登高塔

  人 挖掘坑道 奋斗

  生 征服广阔领域 进取

  在工场劳动

  《人生》教案

  人生是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会面对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学习本文的时候,要揣摩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关于本文作者

  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90年出版此书,轰动了丹麦思想界。重要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一、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瞭望( )攫取( )鲑鱼( )停滞(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攫取:掠夺

  臆测:主观的推测

  馈赠:赠送

  3、词语积累。

  陷阱 臆测 乐此不疲 粉身碎骨

  二、课文内容分析。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在文章中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了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题解,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以及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2、如何划分本文的层次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段),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类生命的表现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也有共同性和必然性。

  第二部分(5-6段),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第三部分(7段),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第四部分(8-9段),描述一些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表现他们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3、在课文第二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如何理解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年龄越大,经历的事情就会越多,后来发生的事情和已前的事情看起来似曾相识。

  4、课文第四段说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如何理解这一句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很多方面都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和品质总是很难或者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该指性格一类的东西。

  5、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同学们希望自己成为哪一类人呢?

  挖掘坑道的人是指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的人。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是指军事家和政治家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是指技术工人、设计师和发明家等。

  同学们不管自己成为哪一类人,关键要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

  三、问题思考。

  1、作者在文章中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冰心在《谈生命》一文中,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同学们认为人生像什么呢?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和其它同学交流一下。

  中 考 解 析

  (北京市崇文区)阅读说明文,完成文后问题。

  飞向太空的长征

  ①建国以后,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一,是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②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在中远程导弹上加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制成的,1971年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天;长征二号,是把洲际导弹弹头换成卫星制成的;长征三号是发射定点通信卫星的,具有二次启动能力,成功地发射了多颗定点通信卫星;长征四号是三级火箭,第三级使用常规推进剂,曾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世界认识并重视了中国的航天运载能力。

  ③类似长征二?quot;的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是上海生产的。1981年9月20日,风暴一号,一次将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环绕地球的运行轨道,创造了一箭三星的奇迹。这一新成就,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掌握

  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④1985年,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到1996年,11年中,研制出8种型号;1997年9月,又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至此,我国的火箭发射范围覆盖了低轨道、中高轨道、高轨道等太空轨道。低轨道运载能力从3.5吨到9.2吨,高轨道运载能力从1.5吨到4吨。

  长征3号乙火箭发射成功后,高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长征火箭,已经可以发射世界主要卫星厂商生产的不同轨道、不同重量的卫星,成功地为国外用户发射了十余颗卫星,与用户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⑤1997年9月1日22时,长征2号丙改进型火箭,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铱星模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种火箭共有3级,全长约40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为213吨。它是在长二丙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分配器。改进后的火箭运载能力增大,结构和性能实施了调整,并成功地运用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卫星整流罩技术。

  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先进,发射成功率高,入轨程度高,具有极高的信誉。因此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1.第二段说明了四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________和______,其巨大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意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至五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中加红的此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段中加红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本文说明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一是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B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种类、特点、用途、性能、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就。

  C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先进,发射成功率高,入轨程度高,具有极高的信誉。

  【考点】:阅读说明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第二段说明了四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特点和作用(或用途),其巨大影响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世界认识并重视了中国的航天运载能力。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意义有:①创造了一箭三星的奇迹。②这一新成就,就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3.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判定。第二至五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4.本题考查对代词指代对象的分析。第四段中此

  指代的是1997年9月,又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

  5.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第四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明了:①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范围广②运载能力提高了。

  6.本题考查对全文说明内容的整体理解。文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一--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用事实和数据说明我国运载火箭研究事业的发展速度快、质量高,并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应该选择B项。

14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