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传统习俗由来分享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中元节又被称为鬼节,因为古代对于鬼神的崇敬,中元节也被赋予了很多的神秘色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元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中元节传统习俗

1.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

2.烧纸

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3.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4.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

5.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中元节不能做什么事

1、不要太晚出门

中元节时更深露重,太晚出门很容易着凉,而且,中元节的夜里,到处都是祭祀的场景,胆子小的人很容易被吓到,因此,不宜太晚出门。

2、不要乱踩冥纸

有说法是人间的纸就是冥界的钱,因此,中元节这天,人们会为亡人烧纸,追思和缅怀先人,烧纸寄托了生人对亡人的思念,乱踩冥纸会显得不尊重,因此,中元节不要乱踩冥纸。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由来分享相关文章:

中元节的真实由来

中元节各个地方的习俗

中元节哪些习俗活动

中元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中元节民间习俗有哪些

中元节的风俗是什么

中元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中元节各地习俗有哪些

中元节来历

中元节是什么节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由来分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05822